低碳生態城市下綠色建筑發展面臨的主要問題分析
在我國城市發展過程中對生態城市下綠色建筑的設計和規劃給予了足夠的重視,但是在實際建筑規劃和設計的過程中還存在一些比較突出的問題,導致綠色城市建筑發展的步伐緩慢,因此,要想達到理想的發展狀態,需要對當前低碳生態城市下綠色建筑的制約因素進行分析。
主要的影響因素包括以下幾方面:
首先,在綠色建筑規劃和設計中,并沒有進行長遠的規劃和設計。
就當前我國低碳生態城市下綠色建筑的規劃存在嚴重的短視現象,在綠色建筑實際規劃時只是簡單針對綠色資源的合理利用,并沒有結合城市長遠的發展實際進行考慮,同時對于建筑整個生命周期的環境保護和資源利用也欠缺考慮,這直接影響了城市綠色建筑所要實現的理想目標,對實現長遠的低碳生態城市并沒有起到一定的促進作用。
這種對綠色建筑長遠規劃沒有進行充分考慮的原因是由于建筑工程一些開發商只關注眼前的經濟利益,借助綠色建筑的特色進行構建,這種建筑和開發的形式很難實現理想的綠色價值,對于低碳生態城市的發展起到一定的阻礙作用,并沒有達到綠色建筑規劃和設計的要求,很難實現城市的低碳生態發展。
其次,綠色城市建筑過程中涉及的相關技術比較落后。
當前我國低碳生態城市下綠色建筑的發展沒有實現良好的效果,最為主要的原因是由于綠色建筑的相關理論和技術還沒有完全成熟,包括建筑企業和開發商對綠色建筑理論的認識程度不足,并沒有掌握綠色城市建筑的核心理念,直接導致我國綠色建筑在規劃和設計的過程中缺乏一定的科學性。
例如:在綠色建筑規劃過程中對能源的利用進行了合理的優化,但是在實際建筑中還存在著能源利用效率低的問題,這與綠色建筑工程的應用技術落后具有直接的關系,由于建筑相關技術的落后,直接阻礙了綠色建筑工程的建設和發展。
最后,我國低碳生態城市下綠色建筑規劃和設計中還存在著區域特色不夠明顯的缺陷。
對于綠色建筑來說要根據不同區域的具體特色來進行設計和規劃,但是當前這種區域特色卻是制約我國綠色建筑發展的一個重要的因素。
在綠色建筑中呈現出千篇一律的特點,綠色建筑在規劃和設計中并沒有結合當地的特色,包括建筑的內部結構和材料使用以及裝飾等幾乎沒有太大的差別,導致我國城市綠色建筑沒有形成自身的地域性特點。
因此,在我國未來的城市綠色建筑中應根據我國區域發展的特點,以及民族特征對建筑的風格進行處理,這樣不僅可以受到居民的喜愛,同時也能夠形成我國獨有的綠色建筑風格。
低碳生態城市中綠色建筑規劃具體方法
為了能夠更好地達到低碳生態城市中綠色規劃工作的實際應用效果和價值,需要將我國城市發展中對綠色建筑規劃設計方式和方法進行探索和創新。
當前我國應用價值較為突出的規劃和設計方法主要有以下幾項,取得了一定的實際應用價值,對促進我國低碳生態城市下綠色建筑的發展起到了一定的促進作用。
首先,創新和完善綠色城市建筑評價標準。
綠色建筑的有效應用能夠促進低碳生態城市建設,在綠色建筑規劃和設計階段就應該進行嚴格的把關,建立起科學合理的綠色建筑評價體系,并對影響的因子進行賦值和分析,這樣可以為后續的建筑施工提供可靠的基礎,使低碳生態價值得到最大化的發揮。
其次,創新綠色建筑相關的技術手段和措施。
隨著我國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和應用,在城市的建筑和規劃中應結合我國區域發展的實際情況,建設出具有特色的低碳生態城市,并吸收國外生態城市建設中的成功經驗和相關技術,對我國綠色建筑規劃和設計方法進行創新和完善,促進我國低碳生態城市下綠色建筑的發展。
可以看出隨著社會和經濟的發展,低碳生態理念已經深入人心,并且在城市的規劃和建設中生態理念也進行了有效的應用,這是我國城市發展的總體趨勢,也是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重要舉措,同時也是人與自然和生態環境進行和諧相處的有效形式,這樣才能有效滿足人們的居住需求,促進低碳生態城市的建設和發展。
文章來源:美與時代城市版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