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是個讓自己平靜的好地方。
從陽朔縣城開車沿著漓江向桂林方向走,周圍都是成片的農舍。它們散落在喀斯特地貌的山腳下,保持著原汁原味的土坯房的樣子。“云廬”酒店就隱藏在這些農舍中間,如果不仔細尋找,一定就錯過了。
這家酒店是 2014 年新開的“民宿”,業主租用了當地 6 間農舍,然后請上海這邊的做景觀的團隊景會建筑和設計師劉宇揚一起來做這個項目。
設計師也并沒有做太多的改動。房子依然保留了原先的格局和樣子,土磚土瓦,自成一個院落。考慮到 6 間房子做酒店實在太少,他們在原有房子上面加蓋了一層,最后分割出了 29 間。從表面就能看出墻體顏色的上下分層,但還是一個整體。設計師劉宇揚告訴《好奇心日報》原本也想做更現代的設計,但試來試去,最后用的還是土磚加高。所以,住進去的人一定是住在原有的房子,而不是仿建或半改建的。
而為了適應現代人居住的需要,他們在細節上做了一些處理,重新安裝了窗戶和屋頂。窗戶用了簡單的鋁合金方框玻璃,而舊屋頂是掀掉重蓋的,還是用當地的瓦,但在屋頂上增加了小天窗。
餐廳是完全新建的,將一個原本倒塌了一半的房子鏟掉,另加蓋一個一層的餐廳。但瓦片用了與周圍建筑一樣的瓦做的單坡屋頂,航拍時是一樣的景色。
在陽朔一帶待過一段時間的人其實會對這種特有景色其產生審美疲勞,設計師在做餐廳的時候就注意與住宿區別。將餐廳的屋檐壓得很低,使外面的景色被遮住了,只有到外面的院子里才能看到完整的山,可以讓人保持新鮮感。
“餐廳可能是客人帶最長的時間,唯一的完整的公共空間。”餐廳也是唯一的有現代感的建筑,使用了大面積的玻璃門,里外通透。室內的有變截面的鋼結構,使空間顯得有質感。
天氣好的時候,餐廳的玻璃門可以沿中軸完全打開,到了晚上,橙黃色的燈光配合青山青瓦,有家庭的感覺。
房間里面是傳統的三開間,中間是挑高的廳堂,兩側連有 4 間臥室。改建時把中間的廳堂保留,放上吧臺,增加了通往樓上的樓梯,這里也是家庭聚會的地方。
臥室的墻面保留了土磚的樣子,但在下半部分鋪上了木材或者竹材,避免人體的磕碰。衛生間使用了素面水泥,顯得非常干凈,適合現代人的居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