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共建“一帶一路”倡議深入實施,建設開放型經濟新體制進程不斷加快,中國設計咨詢企業“走出去”面臨難得的發展機遇。為了更好地提升設計咨詢對對外承包工程發展的帶動和引領作用,2020年1月,商務部等19部門聯合印發《關于促進對外設計咨詢高質量發展有關工作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就加快推動我國設計咨詢企業“走出去”、促進對外設計咨詢高質量發展作出整體部署。
“設計咨詢企業‘走出去’,是我國工程建設行業發展的大勢所趨。”近日,中國勘察設計協會理事長施設表示,在國內市場逐漸趨于飽和、市場競爭日益加劇的形勢下,進軍設計咨詢國際市場是行業有實力、有條件企業的“必然選擇”。加快發展對外設計咨詢,對延伸對外承包工程產業鏈、注入對外承包工程發展新動力、賦能工程勘察設計行業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設計咨詢企業切忌“一窩蜂”地涌入國際市場,造成無序競爭局面
《通知》出臺對于設計咨詢企業有重要意義,加快推動我國設計咨詢企業“走出去”、更好地促進對外設計咨詢高質量發展作出整體部署,對發揮設計咨詢的“龍頭”作用、延伸對外承包工程產業鏈將起到積極推動作用,也對設計咨詢行業未來發展提出了更高要求。作為工程建設的“先導”,中國設計咨詢行業歷經70多年的發展,特別是經過改革開放40多年的鍛煉,已建立了良好的業績,已具備了“走出去”的前提條件。當前,國內市場逐漸趨于飽和、市場競爭加劇,設計毛利率、工程總承包毛利率下降。市場逼著我們必須“走出去”,放眼世界、布局全球,發展對外設計咨詢已成為行業有實力、有條件企業的“必然選擇”。近些年來,特別是隨著“一帶一路”倡議的積極推進,大批中國企業“走出去”參與國際競爭。與發達國家企業相比,中國設計咨詢企業具有一定的潛在優勢,表現在我們的體系完整、隊伍年輕、有勤奮向上的精神等方面,特別是在能源、交通、工業項目中,中國設計咨詢企業已達到可以與全球同類企業開展競爭的水平。但是,更多的中國設計咨詢企業也存在對國際市場行情、項目成本不摸底,對當地法律、勞工政策、市場規則不了解,對社會風俗、政治文化不熟悉等問題。走出去”并不是所有中國設計咨詢企業的必須選擇,而一定是有實力、有條件的企業“走出去。如果“一窩蜂”地涌入國際市場,會引發無序惡性競爭,最終的結果是“既丟了票子又折了面子”,有損中國設計咨詢企業的國際形象。設計咨詢企業“走出去”仍處于起步階段,在國際市場上話語權不足目前我國設計咨詢企業在國際市場上主要開展以下三種業務:一是專項技術咨詢,如項目前期可行性研究、產業咨詢等;二是工程設計;三是EPC工程總承包。在歐美發達國家的工程建設是設計咨詢先行,設計咨詢公司掌握著價值鏈前端高增值環節的主動權。這些設計咨詢企業作為業主的代理人,基于“為投資者負責”的理念,為業主提供全方位的建筑設計服務和工程咨詢服務,包括項目策劃、方案設計、技術設計、專項設計、造價控制、承包商選擇、施工現場監管和指導以及后期評估等,有效幫助業主實現既定建設目標,并以此掌握整個工程的話語權,帶動施工、材料等相關產業共同“走出去”。盡管我國設計咨詢企業已逐步意識到這一問題,積極實施設計咨詢業務“走出去”,通過實施一批EPC工程總承包項目,并嘗試通過中國設計咨詢企業開展設計優化和價值提升,以帶動部分中國產品的出口,但效果不甚理想。原因何在?非洲某國曾是我國對外承包工程的最大市場之一,那里許多大型標志性建筑都是由我國企業承建,由于業主普遍雇傭歐美設計咨詢公司管理項目,這些設計咨詢公司雖然在項目上只派出十多個人,卻牢牢控制了項目材料設備的審批權,審批的結果就是絕大多數產品設備都來自歐美國家。設計咨詢在國內外工程建設產業鏈中的定位存在較大差異。國際設計咨詢企業主要為業主提供設計和施工監督管理(監理)服務,前期根據業主功能需求完成初步設計和造價估算,在此基礎上協助業主進行工程承包商招標。鎖定承包商后,設計咨詢企業角色發生轉變,不再進行深化設計,而是在后續設計、采購和施工過程中作為業主助手在保證項目功能和預算控制等方面發揮作用。這些歐美設計咨詢公司掌握著項目后續實施的話語權,我國企業雖身為承包商,但在國際承包市場上卻鮮有話語權,利潤空間也被大幅壓縮。
設計咨詢企業“走出去”應分步推進,切勿急于求成
既有的‘走出去’路徑,容易導致我國企業形成‘身子出去了,但頭沒出去’的現象,所以,我們要集中精力補短板。俗話說,仗怎么打,兵就要怎么練。當前,設計咨詢企業“走出去”面臨著國內產業模式與國外割裂;國內規范標準、商業模式、管理模式與國際不接軌;在國內面臨的客戶需求和“走出去”面臨的客戶需求差異大等問題。設計咨詢企業“走出去”應分步推進,切勿急于求成。設計咨詢企業可以從EPC總承包項目做起,待逐步深入后再參與前期咨詢項目,或是在專項技術咨詢項目中發揮技術領先優勢,逐步建立話語權,然后再以全過程咨詢為目標,實現國際市場高端化發展。此外,鑒于國際設計咨詢市場已被歐美企業占據的現狀,我國設計咨詢“走出去”需要加強產業鏈上下游企業的協同,抱團出海。尤其是當前“一帶一路”倡議深入實施,在促進機場、港口等基礎設施“硬聯通”的同時,還需要加大規劃、標準等方面的合作,推進“軟聯通”,這其中就涉及大量的設計咨詢工作,這也為設計咨詢企業進一步“走出去”提供了機遇。只有通過本土化、深耕細作,通過全過程咨詢形成產業鏈上下游的生態圈,才能使設計咨詢企業更好地“走出去”。只有真正地融入當地,以所在國的發展為己任,在當地生根發芽,才能獲得當地的認可,中國設計咨詢企業才能長久發展。
對外設計咨詢高質量發展是一項系統工程,不會一蹴而就
當前,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依然巨大,“世界正處于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不確定性明顯增強。積極參與境外工程項目建設,充分發揮設計咨詢的“先導”作用,帶動中國技術、標準、裝備等“走出去”,是設計咨詢行業應對各種不確定性、實現高質量發展的必然選擇。近些年來,許多中國設計咨詢龍頭企業已經知勢而為、謀劃在先,尤其是石化、工業、能源、交通等領域設計咨詢企業“走出去”已經有許多年,積累了豐富的國際經驗。但我們還需清醒地認識到:我國對外設計咨詢發展總體上還存在業務規模不大、核心競爭力不強、國際化水平不高、頂尖品牌較少及政策促進體系有待完善等問題。針對這些問題,對外設計咨詢高質量發展,離不開政府的支持。希望未來能在有關部門的指導下,搭建政府間交流平臺,盡快形成設計咨詢企業準入制度,規范設計咨詢企業的國際市場競爭機制,以設計咨詢行業中的龍頭企業為引領,帶動中國設計咨詢企業高質量“走出去”。作為全國設計咨詢企業的“娘家”,中國勘察設計協會將充分發揮職能作用,從以下幾方面推動對外設計咨詢高質量:一是牽頭建立海外區域市場企業聯盟,將同一地域市場的產業鏈上下游企業、不同專業領域的企業整合起來,在區域內形成優勢互補,提升效率、降低成本,實現“抱團出海”;二是建立對外設計咨詢企業競爭指標評價體系,綜合評價企業的組織機構、服務能力、技術水平等要素,對“走出去”企業的能力進行分級評價;三是積極做好國際標準培訓工作,幫助企業熟悉、了解國際標準,同時努力推動中國標準“走出去”;四是幫助企業培養“走出去”所需的人才,提高項目管理能力;五是積極開展與政府相關主管部門、中國對外承包工程商會的合作,幫助有實力、有條件的設計咨詢企業先一步高質量“走出去”。對外設計咨詢高質量發展是一項系統工程,不會一蹴而就,需要加強政策引導和機制保障,加強頂層制度設計,建立健全政策服務體系,營造良好發展環境;需要加強財稅、金融、保險支持,加強企業綜合競爭力,加強人才隊伍建設,加強公共服務和行業管理;需要深化國際交流合作,加強各方利益融合,實現共同發展。設計咨詢企業要圍繞各自需求,采取有針對性的措施,制定階段性行動計劃,全面提升服務能力,穩步推進相關工作。設計咨詢服務能力建設,涉及內部體制機制、人才隊伍、業務建設、技術發展、風險識別與控制等多個方面。服務能力提升沒有終點,永遠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