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國內資本市場的愈加完善,許多設計院走上了上市之路,由于建筑設計的獨特性,導致在2014年年底才有中衡設計上市,隨后在2015年華建集團借殼上市,山鼎設計在創業板上市,2016年啟迪設計登陸創業板,當然中間也不缺乏筑博院折戟沉沙的情況,由于行業的特殊性,建筑設計大多數時候都是躲在行業的保護傘下。
從下表中可以看出,細分行業中建筑行業的總承包企業排名非常靠后。2015年12000家建筑設計企業卻沒有一家進入總承包百強企業。
各細分行業的總承包百強企業數量統計
但是各地政府在最近幾年連續發文,力挺建筑行業發展工程總承包:
o 湖北2016年11月,推進房屋建筑和市政公用工程總承包發展的實施意見(試行);
o 廣西2017年1月,推進廣西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礎設施工程總承包試點發展的指導意見;
o 福建 2016年12月,政府投資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礎設施工程開展工程總承包試點工作方案;
中衡設計工程總承包業務利潤率可觀
但是從上市建筑設計院來看工程總承包的發展卻有點坎坷。
中衡設計工程總承包業務利潤率可觀
中衡設計從2012年開始開展工程總承包業務,從表中可以看出工程總承包從2015年的3億到2017年的6.37億,2年翻番,毛利率穩定在5.7%左右。成本比例與營收比例一直低于1,說明工程總承包投入成本所占的比例大于營收所占的比例,也從側面說明總承包的利潤是小于設計的利潤,不過營收的占比卻是慢慢的超過了設計的占比。在現有設計業務量很難有突破性的增長下,工程總承包業務成為了新的利潤增長點。
華建集團工程總承包之路歷史悠久華建集團工程總承包之路歷史悠久
華建集團曾被列入ENR設計150強,擁有強大的實力,其前身華東建筑設計院也是第一批開展總承包業務的13家試點單位之一,其工程總承包營收在2017年達到14億,在建筑設計中已經算較高的了。營收增加的同時,利潤率卻在不斷的下降,值得深思。在做大的同時,沒有做強。
創業板的建筑設計公司處于起步或未起步階段
創業板的建筑設計公司處于起步或未起步階段
啟迪設計在2017年6月開始總承包項目的建設,一期金額2.5億左右,作為一個民營建筑設計院已經開展工程總承包業務,在2017年營收5個億左右的情況下是否能支撐工程總承包業務,但是其背后的啟迪系力量足夠大。山鼎設計則未開始總承包相關業務。即使不能引領趨勢,但是也要跟上潮流。
風險與機遇并存,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慘淡的人生
現在的建筑設計行業猶如溫水煮青蛙,在與建筑企業的交流中,很多企業已經非常清楚的看到建筑設計業務的下滑,尋找新的出路是必然的選擇,開展工程總承包業務的建筑設計院讓我敬佩,你們處在一條布滿荊棘的道路,前途很兇險,甚至在開展工程總承包業務時給某些企業留下了“ 杯弓蛇影”的深遠影響,你們是在二次創業,而創業的準備工作,不知是否已經做好?
風險與收益是成正比關系,而不是正比例關系。沒有配套的項目管理人才和管理體系的工程總承包業務注定是磕磕絆絆的。
作者|洪特嘉,來自上海攀成德企業管理顧問有限公司
本文由微信公眾號【勘察設計前沿】原創,已獲授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