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7日,浙江省桐廬縣合村鄉合村村瑯玕自然村一座廊橋橋頂突然發生垮塌,事故已造成8人死亡,3人受傷。據了解,事故發生時,當地發生持續20分鐘大風。
事故現場
桐廬縣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官方微博發布消息稱,27日19時40分,受強對流天氣影響,桐廬縣合村鄉瑯玕自然村橋面木質廊橋倒塌致使廊橋下乘涼群眾被壓。事發后,桐廬縣委縣政府立即啟動應急預案,開展應急救援工作。截至目前,11人送至桐廬縣第二人民醫院救治,其中死亡8人,受傷3人。目前,桐廬縣委縣政府領導正在事故現場和桐廬縣第二人民醫院指揮處置。
事故現場
當地官方消息顯示,事故發生時,當地發生持續20分鐘的大風,并伴有雷電和降雨。目前經現場搜救和村民確認,暫未新發現被壓人員。
事故現場
據了解,事故發生后,浙江省委書記車俊、浙江省長袁家軍分別作出批示:杭州市和桐廬縣要全力救治受傷群眾,做好傷亡人員家屬安撫和善后工作,并迅速查明原因,引以為戒。當前正值夏伏,天氣多變,全省各地要從事故中吸取教訓,舉一反三,抓緊全面排查城鄉特別是農村納涼設施的安全,堅決杜絕安全事故發生,確保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
這座廊橋是什么時候建的?為什么要建?
據了解,改橋梁部分建于1984年,之所以會在橋上建造廊橋,是因為當地村民平時需要一個納涼場所,村民向村里反映,所以才決定在橋上建造廊橋。當時建造廊橋的費用為20多萬,合村鄉像這樣大規模的廊橋只有這一座。
當時被壓的11名村民在橋的什么位置?
據當地居民介紹,當時在廊橋納涼的老年人比較多,納涼村民主要集中在廊橋中間,后來因大雨前來廊橋避雨的人,主要集中在廊橋兩側。
廊橋質量有沒有問題?
“橋肯定是那邊老的好,用了三四十年了,以前大洪水來也會不垮,上面的廊橋才兩年,來陣‘鬼風’就塌了……”一位大伯頓了頓說,“村子再里面就是景區,很多人覺得廊橋是門面,還能避雨……”
關于廊橋工程質量,目前調查組正在調查,調查結果出來會第一時間公布。
三名傷者目前情況怎么樣?
據了解,三名傷者揭某妹(女,50歲)、方某明(男,49歲)、葉某貴(男,57歲)均為多發傷,獲救后被分別送往3家醫院進行治療,目前生命體征穩定。
如何應對強對流天氣?
前期準備:
1.關注當地氣象臺的短時臨近預報預警,發生強對流天氣時最好減少戶外活動,盡量避免在惡劣天氣時安排外出活動。
2.可通過網頁、手機看雷達圖,簡易判斷強對流天氣大概多久到達。
雷達回波圖上,綠色回波包圍的區域一般都對應有降雨出現。一般而言,淺綠色可能有降雨,深綠色一定有降雨。雷達回波從藍色到紫色,表示降水強度逐漸增強。暖紅色回波表示有可能出現短時雷雨大風、冰雹等強對流天氣。
防雷電:在雷雨時,人不要在田地勞作、不要靠近高壓電線和孤立的高樓、大樹、旗桿等,更不要站在空曠的高地上或大樹下躲雨。雷雨天氣時在高山頂上不要開手機,更不要打手機。不能用有金屬立柱的雨傘,在郊區或露天操作,不要使用金屬工具,如鐵撬棒等。
防大風:加固圍板、廣告牌,棚架等臨時搭建物。機動車和行人應減速慢行,注意觀察。加固港口實施,防止船只走錨碰撞。出海作業船只和近海養殖人員回港避風。
防冰雹:戶外行人立即到安全的地方暫避。驅趕家禽、牲畜進入有頂篷的場所,妥善保護易受冰雹襲擊的汽車等室外物品或者設備。
防短時強降水:如果身處室外,立即停止田間農事活動和戶外活動;在戶外積水中行走時,要注意觀察,要貼近建筑物行走,防止跌入窨井、地坑等。駕駛員遇到路面或立交橋下積水過深時,應盡量繞行,避免強行通過;當汽車在低洼積水中熄火時,人千萬不要在車上等候,要下車到高處等待救援。
來源:建筑時報,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