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設立中國勘察設計協會
科學技術獎的說明
■ 中國勘察設計協會副秘書長
田軍
眾所周知,工程勘察設計行業是技術密集型服務業,勘察設計的科學技術發展,決定了我國工程建設的水平。由于基本建設投資在國民收入積累和國家財政支出中都占很大比重,幾乎涉及所有行業和領域,勘察設計對基本建設具有先導和決定性的影響。同時,工程勘察設計在促進國家轉變發展模式、落實國家產業政策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特別是在落實國家“綠色發展”、“一帶一路”、“新型城鎮化”等重大發展戰略中起到重要作用。當前,全國各省市、部門設立的勘察設計同業協會達60多家,從業人員320多萬,全行業目前尚無集中的、獨立的科技評審獎勵渠道,不能滿足勘察設計企業的技術發展需求,設立全行業的科學技術獎是非常必要的。
為提高工程勘察設計行業科技創新能力,促進科技成果向生產力轉化,推動勘察設計行業的技術進步,調動廣大勘察設計人員的積極性和創造性,表彰和鼓勵為勘察設計行業技術進步作出突出貢獻的單位和個人,中國勘察設計協會根據《國家科學技術獎勵條例》和《科技部關于進一步鼓勵和規范社會力量設立科學技術獎的指導意見》(國科發獎〔2017〕196號)的有關規定,決定設立“中國勘察設計協會科學技術獎”。希望通過行業科技獎的評選,遴選出突出優秀科技成果,向國家科技獎提名推薦。
科學技術獎與行業優獎的區別主要體現在以下兩個方面:
一是獎項歸口管理部門不同。科技獎的管理歸口科技部;行業優獎屬社會組織評比達標表彰,管理歸口為中國勘察設計協會,設獎與表彰都有相應的管理制度。
二是評選的內容不同。行業優獎主要是對完成的優秀工程建設項目進行評選表彰,科技獎主要對創新技術、科學研究的可用于推廣應用的先進技術、材料、方法等成果進行評選。最終可通過行業科技獎的評選,遴選出優秀科技成果,向國家科技獎提名推薦,國家科技獎目前是我國科學技術領域的最高獎勵。
有關政策依據
為設立科技獎,中設協和科技創新委員會有關人員多次前往科技部獎勵辦公室,了解有關政策、索取相關資料。2017年10月30日,中設協王樹平副理事長親自帶隊,協會技術咨詢部和科技創新工作委員會秘書處有關同志前往科技部獎勵辦調研咨詢,進一步了解中國勘察設計協會設立科學技術獎的一系列手續和流程。2013年國務院簡政放權,取消了一批行政審批,其中就包括科技部對社會力量設立科學技術獎的審批,此后一直沒有明確社會力量設獎的管理辦法。直至2017年7月《科技部關于進一步鼓勵和規范社會力量設立科學技術獎的指導意見》(國科發獎〔2017〕196號,以下簡稱《指導意見》)出臺,對國家科學技術獎的評選進行了改革,由推薦制改提名制,獲獎數量也進行了調整。近期,又發布了《國家科學技術獎提名制實施辦法(試行)》(國科獎字〔2017〕43號),這些都是當前社會力量辦科學技術獎的法規性文件,使協會設立科技獎有法可依,有章可循。這也為我們設獎提供了重要的參考和指導,政策上設獎時機成熟,目標明確。科技部獎勵辦領導也給予大力支持,鼓勵我們行業盡快設立獎項,通過評選,選拔出行業內有水平、有影響力的優秀科技成果,爭取向國家科技獎提名推薦,協會設立科技獎也是邁向國家科技獎“提名單位”的重要一步。
管理辦法
自2015年起協會就發起設立中國勘察設計協會科學技術獎的動議,委托科技創新工作委員會、中國中元國際工程有限公司開展設獎準備工作。科創委研究編制了《獎勵辦法》初稿,期間組織召開委員單位會議進行討論,廣泛征求意見,2016年底完成征求意見稿,協會下發通知(中社協字[2016]62號)在全行業發布該稿并征集意見。隨著2017年《指導意見》的出臺和對實施方案的深入研究,我們又對《獎勵辦法》進行了必要調整,形成現今發布的《中國勘察設計協會科學技術獎勵辦法》。
獎勵辦法的主要內容包括:
1.組織管理:中設協設立科技獎勵管理委員會,是科技獎勵的最高管理決策機構,負責科技獎勵的管理和處理評審工作中的重大問題和事項,日常辦事機構設在中設協科技創新工作委員會秘書處,負責評選日常事務和具體事項的組織和處理。中設協設立科技獎評審委員會,負責終評和獎項重要等級的評定;設立評審專家庫,從中抽取相應專家負責初評,向評委會提出評審建議,專家的征集通過推薦單位推舉行業各方向專家,形成專家隊伍,按照條件由系統自動匹配抽取專家,體現專家評審的科學管理。
2.評選原則:為維護獎勵的嚴肅性和權威性,中設協科技獎獎勵工作實行公開、公平、公正和從嚴控制的原則,其評審和表彰工作不受任何組織或個人的影響和干涉。獎勵等級分設特等獎、一等獎、二等獎、三等獎4個等級,其中特等獎為非常設獎項。
3.評選周期:暫定兩年一屆。
4.評審體系:為提高效率、規范評審、公平公正,通過評獎信息系統建立由申報、推薦、評審和專家庫組成的獎勵評審體系,以提高獎勵的科學性和影響力。
5.評審流程:
評選的基本流程是:
(1)單位申報。行業內企業和相關的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均可通過網絡評選系統自愿申報,經推薦單位擇優推薦;
(2)形式審查。評審重要環節,以科技創新委員會秘書處為主,完成申報項目的形式審查。
(3)推薦單位。各地方、部門同業協會、國資委管理的相關集團企業為本獎項的推薦單位。根據管轄企業的情況,為各推薦單位設定一定的推薦名額,各推薦單位負責對申報的成果,按名額要求擇優推薦參評項目,并提出推薦意見。請各推薦單位按照《獎勵辦法》的標準要求,做好推薦評選的準備和組織管理工作。
(4)初步評審。分專業組評審,設勘察與巖土工程、建筑工程、交通市政公用工程、工業建設工程4個專業組。評審方式由網絡或會議結合,評分制與投票制結合。評審評定三等獎,推薦二等及以上獎。
(5)終審。由中設協評審專家委員會實施,采用會議評審、現場答辯形式,評審評定二等及以上獎項。
(6)公示。通過協會網站公示評選結果。
(7)批準。由中設協科技獎管委會負責批準最終評審結果。
(8)管理登記。按《指導意見》要求在設獎后3個月內,按要求向科技部獎勵辦公室登記備案。
(9)經費。由協會負責籌集,申報和評選不收取任何費用。這里感謝科技創新工作委員會主任委員單位中國中元國際工程有限公司,對首屆的評選和基礎建設經費給予的大力支持。
(10)申報和標準詳見《中國勘察設計協會科學技術獎勵辦法》。
今年評選計劃
計劃于2018年5月發布評選通知,開始申報。11月發布評審結果。
具體工作計劃如下:
1.專家庫建設 2018年4月20日-6月30日;
2.系統應用培訓 2018年4月30日;
3.發布評獎通知 2018年5月10日;
4.申報截止時間 2018年7月10日;
5.推薦截止時間 2018年7月31日;
6.形式審查截止時間 2018年8月31日;
7.專業組初審(網審) 2018年9月20日;
8.評委會終評 2018年10月31日;
9.統計公示、發布 2018年11月30日。
目前,評獎信息管理系統正在建設中。評審專家申報登記工作即刻開展,希望通過各推薦單位推薦相關專家,由科技創新工作委員會集中錄入專家系統。